

一、二次融合柱上斷路器
下載產品手冊

主要特點
-
采用電子式或數字式傳感器取代傳統電磁式PT/CT。
-
采用高壓電容和太陽能取電方式可與一次柱上開關深度融合乃至全融合。
-
安全可靠,小型化設計,體積小重量輕,減少施工帶來意外風險減少一次輔助設備,不增加故障風險采用和開關聯動裝置,杜絕因自動化造成遙控誤動作的安全隱患。
-
簡單易用,調試安裝簡單,接口防呆,方便施工自動化生產測試,到貨檢測和現場應用不需要更換參數現場安裝不用調試,極大減少對自動化專業技術人員的依賴傳感信號線微型化,航插電纜小型化,終端接線簡易化。
-
主電源采樣高壓電容和太陽能取電,后備電源采用大容量鋰電池或長壽命的新能源電池。
查看全部
規格參數
參數名稱 | 單位 | 參數值 |
真空斷路器 | ||
一 型號 | ||
開關結構互感器形式 | 置于固封極柱中 | |
開關結構絕緣材料 | A:環氧樹脂外包硅橡膠 或 B:戶外環氧樹脂 | |
絕緣介質 | 空氣 | |
額定電壓 | kV | 12 |
額定電流 | A | 630 |
額定電纜充電開斷電流 | A | 25 |
額定短路開斷電流 | kA | 20 |
溫升試驗電流 | 1.1lr | |
額定工頻1min耐受電壓相對地/相間 | kv | 42 |
額定工頻1min耐受電壓斷口間 | kv | 48 |
額定雷電沖擊耐受電壓(1.2/50ms)峰值相對地/相間 | kv | 75 |
額定雷電沖擊耐受電壓(1.2/50ms)峰值斷口間 | kv | 85 |
額定短時耐受電流及持續時間 | KA/s | 3月20日 |
額定峰值耐受電流 | KA | 50 |
額定短路開斷電流 | KA | 20 |
額定短路關合電流 | kA | 50 |
主回路電阻 | μΩ | ≤100μQ |
機械穩定性 | 次 | ≥10000 |
外絕緣最小爬電距離 | mm | 372 |
額定短路開斷電流開斷次數 | 次 | ≥30次 |
分、合閘不同期 | ms | ≤2 |
觸頭合閘彈跳時間 | ms | ≤2 |
局部放電(1.1Ur) | pC | ≤20 |
二 操作機構 | ||
操動機構型式或型號 | 彈簧 | |
操作方式 | 電動,并具備手動操作功能 | |
電動機電壓 | V | DC24 |
分、合閘瞬時功率 | W | ≤480 |
儲能持續時間 | S | ≤15 |
儲能功率 | W | ≤240 |
分、合閘峰值電流 | A | ≤20 |
輔助接點容量 | DC24V、10A | |
遙信回路直流電阻 | 100次動作后<10 | |
三 互感器組合模式 | 數字式(電子式電流互感器、電子式電壓互感器、電磁式電壓互感器、數字化單元) | |
電子式電流互感器 | ||
額定電流比 | (1)相電流:測量600A/11585 保護600A/463 (2)零序電流:測量20A/(11585/5)保護20A/463 | |
準確級 | (1)相電流:保護5P10級、測量0.5S (2)零序電流:一次側輸入電流為1A至額定電流時,滿足1S級,保護10P30 | |
實現方式 | 低功耗電磁式 | |
負載阻抗 | ≥20kΩ | |
溫度范圍 | -40°C~70°C | |
電子式電壓互感器 | ||
額定電壓比 | (1)相電壓:(10kv/ )/11585 (2)零序電壓:(10kV/ )/(11585/3) | |
準確級 | (1)相電壓:0.5級 (2)零序電壓:3P級 | |
溫度范圍 | -40℃℃~70℃C | |
局部放電 | PC | ≤20(1.1Um) |
負載陰抗? | >2MΩ | |
電磁式電壓互感器(外置式) | ||
數量 | A:2(適用于分段/聯絡) 或B:1(適用于分支/分界) | |
額定電壓比 | 10kV/0.22kV | |
準確級 | 3 | |
容量(VA) | 長期容量>50VA,短時容量>300VA/30s | |
饋線終端(FTU) | ||
數字式輸入標稱值相電壓 | 11585 | |
數字式輸入標稱值零序電壓 | 11585/3 | |
數字式輸入標稱值相電流 | 測量:11585 保護:463 | |
數字式輸入標稱值零序電流 | 測量:11585/5 保護:463 | |
工作電源 | V | AC220V,雙路 |
開關測控容量 | (1)遙測:采集3個相電壓,采集三相電流、零序電流、零序電壓 開關測控容量 (2)遙信:不少于3個,包括開關合位和未儲能等遙信; (3)遙控:1路合閘、1路分閘。 | |
電壓測量精度 | 級 | 相電壓:≤0.5%(0.5級) 零序電壓:≤0.5%(0.5級) |
電流測量精度 | 級 | 相測量值0.5級(≤1.2ln) 相保護值≤3%(≤10In), 零序電流0.5級 |
有功功率、無功功率精度 | ≤1%(1級) | |
遙信電源 | V | DC24 |
遙信分辨率 | ms | ≤5 |
軟件防抖動時間 | ms | 10~1000可設 |
守時精度 | 每24小時誤差應不大于2s | |
控制輸出觸點容量 | A | 與機構特性匹配 |
控制輸出觸點壽命 | 次 | 通、斷≥105 |
通信接口RS232 | 個 | ≥2 |
通信接口RJ45以太網絡 | 個 | ≥2 |
通信協議 | (1)滿足DL/T 634標準的101、104通信規約; (2)滿足國家電網公司最新的配電自動化系統應用DL/T634.5101-2002實施細則、配電自動化系統應用DL/T634.5104-2009實施細則; (3)滿足國家電網公司最新的配電自動化終端參數配置規范. | |
無線通信模塊通信制式 | 支持4G/3G/2G五模自適應,包括: (TD-LTE/FDD-LTE/TD-SCDMA/WCDMA/GPRS) | |
無線通信模塊通信接口 | 至少1個10/100M全雙工以太網接口。 | |
無線通信模塊基本功能 | 端口數據監視功能、網絡中斷自動重連功能等 | |
無線通信模塊安裝方式 | 嵌入式安裝 | |
無線通信模塊接口的插拔壽命 | ≥500次 | |
無線通信模塊工作電源 | DC24V電壓輸入,正負偏差20% | |
線損計算功能 | 集成式 | |
終端功耗 | (1)核心單元正常運行直流功耗 ≤10W(不含通信模塊和電源管理模塊); (2)整機運行功耗 ≤30VA(不含通信模塊和后備電源)。 | |
配套電源電源管理模塊要求 | 長期穩定輸出>50W,短時輸出>300W/15s | |
配套電源通信電源要求 | 額定DC24V,長期穩定輸出≥15W,瞬時輸出>20W/50ms | |
配套電源配套操作機構電源要求 | 分閘、合閘、儲能輸出額定電壓DC24V | |
后備電源方式 | A:免維護閥控鉛酸蓄電池額定電壓DC24V,單節電池不小于7Ah,使用壽命23年,保證完成“分一合·分“操作并維持配電終端及通信模塊至少運行4小時。 或B:超級電容應保證分閘操作1次,并維持配電終端及通信模塊至少運行15分鐘,超級電容使用壽命26年。 或C:鋰電池額定電壓DC24V,單節電池不小于7Ah,使用壽命>5年,保證完成“分·合分”操作并維持配電終端及通信模塊至少運行4小時。 | |
安裝方式 | 桿/塔掛式安裝 | |
接口方式 | 航空接插件 | |
面板方式 | A:液晶面板方式 或B:非液晶面板方式 | |
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 | h | ≥50000 |
結構形式 | 罩式 | |
防護等級 | IP65 | |
五 一二次融合成套 | 具備自動切除用戶側相間短路和接地故障的能力。發生用戶側故障后主動上送故障信息 | |
故障跳閘 | 整組固有動作時問不大于100ms,其中,FTU的固有動作時間不大于40ms. | |
故障切除時間 | ms | 支持集中型和就地型饋線自動化,可投退 |
饋線自動化 | 不低于IP65 | |
機構箱外殼防護等級 | 不低于IP65 | |
開關使用壽命 | 年 | 不低于IP65 |
查看全部